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危害评价
引用本文:薛喜成,刘 刚.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危害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11):165-171.
作者姓名:薛喜成  刘 刚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J08-ZT08-3);西安科技大学博士研究项目(B2009-18)
摘    要:【目的】研究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嘉陵江上游矿区河道的源头、上游、中游、下游分别采集河道表层沉积物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u、Cd、Cr、Ni、As含量。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嘉陵江上游矿区河谷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探讨重金属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结果】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内重金属Pb、Zn、Cu含量变化明显,Cd、Ni、As、Cr含量变化较小。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河道源头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上游重金属污染达中等级别,中、下游重金属污染达强污染;单项重金属污染贡献排序为PbCdNiAsCuZnCr;采样区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中游下游上游源头。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排序为CdAsPbNiCrZnCu;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值(RI)为33.38~131.03;源头所受生态危害轻微,上、中、下游重金属的生态危害均达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沉积物中重金属Pb、Cu、As含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机质的变化显著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Zn和pH值的改变。此外,当有机质增高时显著影响重金属Pb、Cu、Cr、Ni在沉积物中的积累。【结论】嘉陵江上游矿区河道地段的重金属污染已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与危害,并且会危害到下游居民生活,生态环境亟需修复治理。

关 键 词:重金属  沉积物  污染评价  嘉陵江上游矿区
收稿时间:4/3/2014 12:00:00 AM

Hazard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valley sediment in mining area of Jialing River upstream
XUE Xi-cheng and LIU Gang.Hazard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valley sediment in mining area of Jialing River upstream[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15,43(11):165-171.
Authors:XUE Xi-cheng and LIU Gang
Abstract:
Keywords:heavy metal  sediment  pollution evaluation  mining area of Jialing River upstre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