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农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同济大学为例
引用本文:沈峥,靳梦雨,秦同娣,易冲,周雪飞,张亚雷.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农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同济大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3(20).
作者姓名:沈峥  靳梦雨  秦同娣  易冲  周雪飞  张亚雷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同济大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与实践”(202009)
摘    要:对非农工科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打破传统农业学科建设的智能化瓶颈,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充分发挥工科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济大学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中唯一的非农业类高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同济模式已见成效。以同济大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科的改革和建设为例,通过对涉农学科的建设思路、课程设置、平台孵化、培养模式等进行分析,为同济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的同时,也为其他非农工科院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振兴人才”探索一种新模式。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农业工程  人才培养  多学科交叉融合
收稿时间:2023/2/8 0:00:00
修稿时间:2023/2/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农业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