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南旱地土壤铝的化学结合形态垂直分布及其发生学特征
引用本文:彭世清,欧阳宁相,张杨珠,盛浩,周清.湖南旱地土壤铝的化学结合形态垂直分布及其发生学特征[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6(6):723-732.
作者姓名:彭世清  欧阳宁相  张杨珠  盛浩  周清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200);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8B410)
摘    要:选取湖南省不同地区第四纪红色黏土、石灰岩风化物、紫色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等4种母质发育的12个典型土壤剖面的分层土样进行分析,探究土壤铝的化学结合形态在不同的土壤剖面、不同母质、各特征土层和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分布,及其与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交换态铝(Ex–Al)、吸附态无机羟基铝(Hy–Al)、有机配合态铝(Or–Al)、氧化铁结合态铝(DCB–Al)、层间铝(In–Al)、非晶态铝硅酸盐及三水铝石(Nc–Al)、矿物态铝(Min–Al)、全铝(Alt)质量分数在表土层分别为(0.31±0.24)、(1.57±0.80)、(7.24±4.77)、(2.47±1.72)、(5.10±2.85)、(18.91±7.91)、(126.78±18.49)、(162.37±24.86) g/kg,在表下层分别为(0.26±0.18)、(1.24±0.89)、(4.17±3.09)、(3.24±2.69)、(6.09±2.97)、(23.81±10.68)、(122.13±40.12)、(160.91±51.39) g/kg,在母质层分别为(0.16±0.16)、(1.09±0.92)、(2.93±2.46)、(2.61±2.67)、(5.49±3.12)、(21.81±9.94)、(137.44±27.01)、(171.53±32.79) g/kg;在土壤剖面上,Ex–Al、Hy–Al和Or–Al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DCB–Al、In–Al、Nc–Al质量分数则先增加后减小;在4类母质中,表土层中的Ex–Al质量分数在第四纪红土发育土壤中的最高,表下层和母质层中的Ex–Al质量分数在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中的最高,Hy–Al和In–Al质量分数在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中最高,Or–Al和DCB–Al质量分数在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中最高,表土层和表下层中的Nc–Al质量分数在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土壤中的最高,而母质层中的Nc–Al则在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中的最高;在6种特征土层中,Ex–Al、DCB–Al、In–Al和Nc–Al质量分数在低活性富铁层中最高,而Hy–Al和Or–Al质量分数则在腐殖质表层中最高;在4种土壤类型中,富铁土中的Ex–Al、DCB–Al、In–Al和Nc–Al质量分数最高,新成土中的Hy–Al和Or–Al质量分数最高;影响土壤中铝的化学结合形态和分布的因素主要有pH、有机质、CEC、游离铁、全铝和黏粒等。

关 键 词:旱地  土壤类型  铝形态  诊断层  成土母质  连续提取法  湖南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