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外源硒和耐硒细菌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生理和硒镉积累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波,张然然,杨如意,石晓菁,苏楠楠,朱濛,昝树婷.外源硒和耐硒细菌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生理和硒镉积累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39(12):2710-2718.
作者姓名:王波  张然然  杨如意  石晓菁  苏楠楠  朱濛  昝树婷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安徽 芜湖 241002;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2;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35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508085SMC21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CRRF18012)
摘    要:镉是我国农田土壤中毒性最强和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硒镉间的拮抗作用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硒的施用量和耐硒细菌对植物硒镉积累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添加外源硒和接种耐硒细菌Lysinibacillus macrolides DS15菌株对镉胁迫下水稻的生长、生理代谢以及硒镉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外源硒使水稻株高显著增加,促进了水稻对硒的积累,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与对照相比,低硒(0.5 mg·kg-1 Na2SeO3)和高硒处理(2.0 mg·kg-1 Na2SeO3)使水稻根际土壤有效镉含量分别下降了32.24%和9.43%,并减少了水稻地上部分对镉的积累和镉向地上部的运输。低硒处理对土壤中镉的钝化以及对镉胁迫的缓解作用均显著优于高硒处理。与对照相比,不接种L.macroides时高硒处理反而造成水稻镉含量显著增加。接种L.macroides使水稻生物量增加了1.79倍,降低了水稻的硒含量,使SOD和CAT活性升高,根际土壤有效镉含量下降了18.46%,降低了水稻对镉的积累和运输。外源硒和接种L.macroides的交互作用对水稻硒、镉积累和运输均有显著影响,低硒、接种处理可以降低水稻镉含量,而高硒、接种处理可减少镉向地上部分的运输。研究表明,适量的硒和接种DS15可以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减少水稻对镉的积累和运输。

关 键 词:水稻  镉污染  拮抗作用  耐硒细菌
收稿时间:2020/4/17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