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沙化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及土壤的变化
引用本文:川锅You夫 包慧娟.沙化草地恢复过程中植被及土壤的变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0(4):16-20.
作者姓名:川锅You夫  包慧娟
摘    要:通过对已沙化的土地实施保护措施,伴随着绿色植物的恢复,植物群落及土壤质量都会随之得到改善,为了揭示其间的关系,对科尔沁沙地的流动沙丘以及平缓沙地上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调查。在流动沙丘上,首先进行草方格建设,然后播种小叶锦鸡儿,并分别禁牧 14、17、19 a,另有一块样地不做任何处理,比较不同情况下的植被和土壤状况。结果表明:保护时间越长,小叶锦鸡儿越繁茂,草本植物群落也越完善。 0-1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速效 N、P、K含量都有增加。但是,植被和 12 cm以下土层的改善是缓慢的,虽然经过了 19 a的保护,它们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半干旱地区的土地作为草地进行利用比较安全,如果用作耕地则有沙化的危险。比较 14 a耕作—1a适度放牧区(A)、5 a耕作—10 a适度放牧区(B)、以及无耕作—15 a适度放牧区(C)这3个区的植被、土壤,发现 A区优势种是一年生植物,B区是根茎类草本植物,C区是丛生草本植物。从盖度、株高等特性反映出的植被状况也显示C区>B区>A区,用于多年连续放牧的C区状况最好。长期用作耕作的 A区、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 N、P、K含量都很少,土质瘠薄。放牧 10 a的 B区,表层土壤有较多有机质和无机养分的

关 键 词:流动沙丘  小叶锦鸡儿  沙化  生态群落演替  土壤有机质  内蒙古草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