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野生鸭茅与栽培品种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高静,黄梅芬,钟声,马凯恒.野生鸭茅与栽培品种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初步研究[J].种子,2008,27(9).
作者姓名:高静  黄梅芬  钟声  马凯恒
作者单位:1.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2. 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昆明,650201
摘    要:以波特鸭茅为对照,初步研究了野生二倍体鸭茅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与鸭茅栽培品种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再生特性、干物质产量以及生殖枝比例等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杂交后代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缓慢下降.材料157四次刈割生长速度与再生率均高于波特,具有较强的生长及再生优势;(2)37-4 F1-1、37-4 F1-4的分蘖能力较强,10月份的分蘖数达到145.20、117.60,4次刈割总产量分别为81.41 g/株、81.97 g/椿,是杂交后代中分蘖及产量性状均比较优良的材料;(3)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早期可通过分蘖数判断产量.

关 键 词:野生鸭茅  杂交后代  农艺性状  育种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Hybrid Progeny of wild Dactlyis Glomerata and Cultivation
GAO Jing,HUANG Mei-fen,ZHONG Sheng,MA Kai-heng.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 Hybrid Progeny of wild Dactlyis Glomerata and Cultivation[J].Seed,2008,27(9).
Authors:GAO Jing  HUANG Mei-fen  ZHONG Sheng  MA Kai-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