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壤性稻田土壤不同有效磷 测试方法的比较
引用本文:郑小妹,洪欠欠,胡丹丹,魏宗强,吴建富.红壤性稻田土壤不同有效磷 测试方法的比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4).
作者姓名:郑小妹  洪欠欠  胡丹丹  魏宗强  吴建富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4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为选出红壤水稻土理想的有效磷测定方法,本研究基于红壤性稻田长期定位试验,通过不同有效磷测试方法(Olsen法、Bray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和铁试纸条法)测定了不同红壤性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并分析比较它们与水稻吸磷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测试方法测定有效磷结果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61。Olsen法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的有效磷含量较高,而铁试纸条法与Bray法的测定值较低。对红壤性水稻土,Olsen法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得土壤有效磷与水稻吸磷量相关性最高,有效磷每增加1 mg/kg,水稻吸磷量约增加0.4 kg/hm~2。因此,Olsen法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可作为红壤性水稻土较理想的有效磷测试方法。研究发现不同地块有效磷对水稻产量的增产效率有较大差异,因此基于水稻目标产量进行磷肥管理时还需考虑土壤的实际肥力状况。

关 键 词:红壤性稻田  有效磷  产量  吸磷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