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及产量分析
引用本文:杜志喧,王建平,黄州,李婷,苏启陶,胡鑫,欧阳林娟,周大虎,朱昌兰,傅军如,贺浩华.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及产量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41(3).
作者姓名:杜志喧  王建平  黄州  李婷  苏启陶  胡鑫  欧阳林娟  周大虎  朱昌兰  傅军如  贺浩华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江西 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 生态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330045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西省科技重点项目;江西省科技重点项目
摘    要:为了解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揭示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同性状间的相互作用及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昌恢121与9311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对其株高、生育期、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剑叶长、剑叶宽和单株产量等11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11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203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上述的11个性状呈连续性变异,符合正态分布,且存在一定的双向超亲分离,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征,符合进行QTL定位分析的标准;水稻不同农艺性状间表现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多种方法分析表明影响水稻产量的较大因素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每穗实粒数,因此在育种过程中要注重这三者的协调,同时要保证库源供给充分,以达到高产的目标。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水稻重组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与产量的关系,为江西生态环境内水稻高产育种早期选择,高产品种特征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育种效率的提高。

关 键 词:重组自交系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