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减排潜力研究
引用本文:余敦,胡宜之,王检萍.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减排潜力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3(2):494-507.
作者姓名:余敦  胡宜之  王检萍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GL08)~~;
摘    要:【目的】旨在把握城市碳排放国情、制定合理减排方案,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区域减碳降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减排潜力。【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逐年递增,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呈阶段性增强趋势,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高—高集聚区域由东部向北部移动,低—低集聚区域由西部向南部移动。(3)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重心在110°~115°E,34°~36°N迁移,主要集中在河南和山西地区。(4)在控制人均碳排放量增长方面,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显负向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显正向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强度显著高于抑制作用强度,使得人均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5)不同省市减排潜力差异明显,减排潜力较大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华南南部等地区,其中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海南、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的减排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城市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具有较强的时序阶段性和空...

关 键 词:土地生态  碳排放强度  减排潜力  城市建设用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