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肉牛三元杂交模式研究与犊牛性能测定
引用本文:吴乃科,万发春,王圣国,孙希山,魏晓静.肉牛三元杂交模式研究与犊牛性能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1(6):38-39.
作者姓名:吴乃科  万发春  王圣国  孙希山  魏晓静
作者单位: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 高密市畜牧局,
3. 高唐县畜牧局,
4. 禹城市畜牧局,
基金项目:本文属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部分内容.
摘    要: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始于70年代后期,在全省范围内引入国外良种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如短角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抗旱王牛等,由于当时没有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杂交改良一哄而起,有些品种不能很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自然环境,加之传统的饲养方式不能充分发挥杂交肉牛的生产性能,导致1979年后肉牛杂交改良逐渐降温.在以后的时间里,科技人员对各种肉牛杂交组合进行比较试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从而确定了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区域规划及山东省引进国外良种肉牛杂交改良的父本品种.鲁中、鲁西、鲁北、鲁东南地区以引进利木赞牛改良为主,逐渐形成黄色肉牛改良区;滨州地区除渤海黑牛部分县保种外,以黑安格斯牛对渤海黑牛进行杂交改良;胶东地区以肉乳兼用牛西门塔尔改良为主,逐渐形成花色兼用牛改良区.

关 键 词:肉牛  三元杂交模式  犊牛  性能
文章编号:1001-4942(2001)06-0038-02
修稿时间:2001年3月10日

Study on three-way cross model of beef cattle and measurement of calf performa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