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马山岩溶植被年龄序列的群落特征
作者姓名:温远光  雷丽群  朱宏光  刘虹  覃林  马祖陆  王克林  庄嘉  蓝嘉川  龙涛  陆晓明  邓艳  谢益君  王家妍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2011BAC09B02); 国家林业局重点资助项目(2010TK45)
摘    要:石漠化地区是我国西南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通过对马山县岩溶植被年龄序列(石漠、草丛、灌丛、小乔林和成熟林)5个演替阶段15个样地(20 m×50 m)的系统取样调查,研究了停止人为干扰后岩溶植被的更新、演替及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沿石漠、草丛、灌丛、小乔林、成熟林的顺向演替发展,群落各层次的覆盖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乔木层覆盖度以成熟林最大,灌木层覆盖度以小乔林最高,而草本层覆盖度以灌丛最高;重要值≥10.00的科、属、种最大值出现在小乔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不同层次的结构明显不同,乔木层的植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小乔林最高;成熟林灌木层的植物密度显著低于小乔林和草丛(P<0.05),与石漠和灌丛差异不显著(P>0.05);森林阶段草本层的植物密度显著低于灌丛、草丛和石漠(P<0.05);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着顺向演替发展而增加,但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层次的丰富度变化不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以草丛阶段最大,成熟林最小;灌木层的丰富度以小乔林阶段最大,石漠阶段最小;乔木层的丰富度以小乔林最大,成熟林有所下降;不同演替阶段群落草本层的生态优势度无显著差异(P>0.05),而灌木层和乔木层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岩溶植被恢复可分为恶劣物理环境阈值和顶极种缺乏的阈值两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内由不同功能特征的驱动种和关键种决定着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越接近演替后期,顶极种越丰富,群落驱动种和关键种向高级、大型和长寿植物发展的趋势越明显。

关 键 词:岩溶区域  植被  演替  群落特征  广西
收稿时间:2013/5/7 0:00:00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a chronosequence of karst vegetation in Mashan county, Guangxi
Authors:WEN Yuanguang  LEI Liqun  ZHU Hongguang  LIU Hong  QIN Lin  MA Zulu  WANG Kelin  ZHUANG Ji  LAN Jiachuan  LONG Tao  LU Xiaoming  DENG Yan  XIE Yijun and WANG Jiayan
Abstract:
Keywords:Karst region  vegetation  success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Guangxi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