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
引用本文:V.Petpjsit,Gurdev S.Khush,H.E.Kanffman,丁大中,章琦.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J].辽宁农业科学,1978(6).
作者姓名:V.Petpjsit  Gurdev S.Khush  H.E.Kanffman  丁大中  章琦
作者单位:沈阳市农科所,沈阳市农科所
摘    要:研究了水稻品种IR20、IR22和品系IR152g-680-3、IR1545—284、和RP291—7由Xanthomonas Oryzae(Uyeda and Ishiyama)Dowson引起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对抗病亲本和感病品种TN1(台中本地1号)杂交种的F_1、F_2、F_3及正反交回交群体的研究,表明这些品种和选系的抗病性由单基因控制。IR20、IR22和IR1529-680-3的抗性是不完全显性,而IR1545—284和RP291—7是隐性,等位测定明显的指出IR20、IR22和IR1529-680-3有相同的显性抗病基因,这个基因定名为Xa4,IR1545—284和RP291—7有相同的隐性抗病基因,定名为Xa5,Xa4和Xa5相互独立。由Xanthomonas Oryzae(Uyeda and Ishiyama)Doxvson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Oryzae sative L)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损害可能在苗期出现,此时称之为急性萎凋‘Kresck’,或在生长后期发病。损失是由于被侵染的分蘖完全凋萎或叶片的局部到全部枯萎和秕粒数增加。白叶枯病于十九世纪末已在日本报导。大多数种植水稻的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现也有了报导,最近由于农业集约措施,如大量施用N肥、密植高产、感光性不敏感、半矮生性的栽培种等而使这种病害得以增加。为了防治该病,曾试验了许多农药,包括几种抗生菌复合物,虽然有些已在日本应用,但在热带没有一种是高效而经济的。况且细菌对某些药剂能产生抗性。因此,采用抗病的品种似乎是最有效而经济的防治措施。日本早在十九世纪末已注意到栽培种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差异,1946年该国推荐种植了第一个抗白叶枯病的品种农林27。1946年以来又培育了几个抗病品种并鉴定了他们的抗病品质。日本鉴别了Xanthomonas Oryzea的三个菌系,几位工作者研究了对这些菌系的抗性遗传。发现品种黄玉、农林27、Kele、和Chinsurah BoroⅡ(钦苏拉、保罗Ⅱ)的抗性来自一个显性基因,坂口报导两个抗病基因相连锁。金杂群品种带有抗病基因Xa1,它传递对白叶枯病菌系Ⅰ群的抗性。伦太艾玛斯(Rantaj.Emas)品种群带有Xa1,Xa2,Xa2传递对菌系Ⅱ群的抗性。Xal和Xa2密切连锁,并位于第11染色体上。另外一群品种是早生爱国群,对日本所有茵系都有抗性。根据乌山和铃木等认为,早生爱国3号群品种的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Xa—W控制,该基因与Xal和Xa2无关,独立一类。但是Xa—W仅在成熟期具有抗性。国际水稻研究所在1963年开始系统研究热带白叶枯病并鉴定了几个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已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其它地方用于育种工作中,并已推荐了几个抗病品种,并已研究了少数品种的抗性遗传。本试验是确定热带育种工作中用做抗沅的品种及品系的抗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