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安徽地方种猪的遗传多样性
摘    要:【目的】通过微卫星标记评估8个安徽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FAO-ISAG联合推荐的15个微卫星标记进行分型,并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Ne)、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F统计量和遗传距离等参数,探讨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结果】15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272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9.561 2个。8个品种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445 1~3.786 6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532 0~0.714 8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369 8~0.890 6之间。F统计量和基因流(Nm)分析表明:安徽地方猪品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和基因流动。基于Nei氏遗传距离(Ds)构建系统发生树显示:8个地方猪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皖南花猪;另一类又聚为两小支,一小支为安庆六白猪、圩猪和霍寿黑猪,另一小支为皖北猪、皖南黑猪、枞阳黑猪和定远猪。【结论】8个安徽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交和基因流动。结果为安徽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