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巫军,高立均,段秀建,姚雄,唐永群,李经勇,李焕梅,文明,张现伟,肖人鹏,刘强明.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8(2).
作者姓名:张巫军  高立均  段秀建  姚雄  唐永群  李经勇  李焕梅  文明  张现伟  肖人鹏  刘强明
作者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重庆市永川区气象局
摘    要:以三系杂交籼稻品种渝香203和渝优7109为材料,设置常规施氮模式CF(基肥∶分蘖肥∶穗肥=7∶3∶0)、氮肥后移施肥模式AF1(基肥∶分蘖肥∶穗肥=7∶0∶3)、氮肥后移施肥模式AF_2(基肥∶分蘖肥∶穗肥=3∶3∶4)以及不施肥的对照处理(CK),研究氮肥后移对长江上游机插杂交籼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比较,常规施氮和氮肥后移处理增加了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与CF处理比较,AF_2处理略微增加了水稻产量,增幅为2.9%~8.7%。穗部性状方面,与常规施氮处理比较,氮素后移处理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差异不显著,但AF_2处理的穗长和单穗干重明显增加,AF_2处理单穗干重低于5 g的穗子比例明显减少,而大于5 g的穗子比例显著增加。此外,AF_2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CF处理显著增加,后期生长优势明显。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后移的AF_2处理有利于大穗形成,同时个体穗部性状得到改善,花后群体生长优势明显,但因有效穗数不足而较常规施氮模式CF的增产效果不佳。

关 键 词:杂交水稻  机插秧  氮肥后移  群体质量  产量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Transition to Later Stage on Grain Yield and Population Quality of Machine-transplanted Indica Hybrid Ric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