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华鲟幼鱼的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引用本文:庄平,宋超.中华鲟幼鱼的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J].水产学报,2009,33(3).
作者姓名:庄平  宋超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海洋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490234); 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建设项目(E03009);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3DIB4J129);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项和上海市基础重大专项(06DJ14003)
摘    要:摘要: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E)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5.43%、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的EAAI分别为0.922、0.913、0.918、0.956;以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EAAI分别为0.933、0.913、0.915、0.953,说明4种饵料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而言均是优质蛋白源,基本能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蛋白需求;但从A/E值来看,4种饵料中均有个别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和亮氨酸)不能完全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营养需求。通过比较4种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现,中华鲟幼鱼3种饵料生物中含n3PUFA较多,能为中华鲟幼鱼的入海洄游提供丰富的n3PUFA营养,而人工饲料中含n3PUFA较少,不能满足用于放流的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对n3PUFA的营养需求。综合来看,不同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天然饵料生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和重要脂肪酸的含量均较多,故在研制和开发中华鲟幼鱼的人工饲料时,应根据其天然饵料生物的营养组成情况,适当的添加Lys、Leu和n3PUFA来满足中华鲟幼鱼生长、存活和洄游的营养需求。

关 键 词:中华鲟幼鱼  饵料生物  人工饲料  蛋白质  脂肪酸  营养价值
收稿时间:5/7/2008 5:23:53 PM
修稿时间:2/18/2009 1:30:37 PM

Evaluation of protein and fatty acids nutritive value in 3 preys and artificial feed of juvenile Acipenser sinensis
zhuangping and songchao.Evaluation of protein and fatty acids nutritive value in 3 preys and artificial feed of juvenile Acipenser sinensis[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09,33(3).
Authors:zhuangping and songchao
Institution: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Abstract:
Keywords:Juvenile A  sinensis  preys  artificial feed  protein  fatty acids  nutritive value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