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芝麻对涝害的反应及适应性变异Ⅰ. 模拟涝害胁迫下芝麻基因型间的形态、生物量及产量变化
引用本文:王文泉,梅鸿献,郑永战.芝麻对涝害的反应及适应性变异Ⅰ. 模拟涝害胁迫下芝麻基因型间的形态、生物量及产量变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21(4):1.
作者姓名:王文泉  梅鸿献  郑永战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100094,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100094
基金项目:农业部重点课题!01-01-02
摘    要: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在大田人工淹水条件下研究了5种芝麻基因型对渍害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心叶缺铁性黄化,新生根产生,生物量及籽粒产量下降,植株茎延伸生长为典型的渍水胁迫症状;芝麻对渍水敏感期为初花期,生育早期渍水驯化能显著改善芝麻的耐渍性。基因型间,野芝7号耐渍性最强,心叶黄化不明显,新生白根数多,产量损失很小,相对产量为0.967,生物量下降后恢复能力强。豫芝1号、武昌九根头新生白根较多,生物量下降后有较强的恢复能力,相对产量较低,分别为0.428和0.626,耐渍性较好。丹巴格心叶黄化较明显,白根量少,生物量能部分恢复,相对产量0.813,具中度耐渍性。遂平小籽黄心叶黄化快,基本无白根发生,产量损失大,相对产量0.338,耐渍性差。

关 键 词:芝麻  耐渍性  生物量
修稿时间:1999-03-3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