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冀西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贮水和入渗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文姬,曹航,杨新兵,梁世兴.冀西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贮水和入渗特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3(3):44-46+51.
作者姓名:杨文姬  曹航  杨新兵  梁世兴
作者单位:1. 山合林(北京)水土保持技术有限公司;2.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摘    要:为比较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贮水和入渗特征的影响,比较冀西北林地(油松林)、撂荒地和农田的土壤贮水能力、容重、孔隙度和入渗规律差异。结果表明: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林地(352.72 mm)>农田(317.30 mm)>撂荒地(286.30 mm),土壤容重排序为林地(0.95 g/cm3)<农田(1.20 g/cm3)<撂荒地(1.27 g/cm3),林地的稳渗速率最大为3.55 mm/min,其次是农田(2.53 mm/min)和撂荒地(1.23 mm/min)。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随土壤容重增大而减小,林地与农田的土壤贮水性能明显高于撂荒地。植被对非毛管孔隙(滞留贮水)改善最为明显,对毛管孔隙(吸持贮水)改善的效果较小。林地土壤疏松、入渗速度快,土壤水土保持功能效果最佳,农田撂荒后土壤紧实程度增加,水土保持功能有所下降。研究结果可为退耕还林和农田休耕等政策实施后的土壤水土保持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冀西北  土壤入渗  土壤贮水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