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DNA条形码技术在黑龙江地区姬小蜂科物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分析
引用本文:邵天玉,刘思竹,谢维欣,刘兴龙,李志勇,王克勤,朱朝东,刘丹.DNA条形码技术在黑龙江地区姬小蜂科物种鉴定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3(5):78-84+88.
作者姓名:邵天玉  刘思竹  谢维欣  刘兴龙  李志勇  王克勤  朱朝东  刘丹
作者单位:1. 重庆邮电大学;2. 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所;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4.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系统学与进化重点实验室;5.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林科技系
摘    要:姬小蜂科寄生蜂在农业害虫防治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体型小种类多,鉴定较难,导致开发利用的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小蜂总科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利用黑龙江省的6个吸虫塔收集到了238个姬小蜂科样本。在DNA提取之前通过形态学鉴定为14属52种。对其中60个COI和68个28S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并将基因登录号提交GenBank;COI基因的登录号为MG836426~MG836501,28S基因的登录号为MH169011~MH169101。经进一步计算COI和28S基因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发现,COI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差异显著,最小种间遗传距离(6.00%)远大于最大种内遗传距离(3.02%)。但是,28S基因的差异较大,许多属的种内遗传距离超过种间遗传距离,重叠现象严重。用MEGA-7.0软件进一步分析了COI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COI基因序列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而28S基因序列的聚类结果与形态学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见COI基因在姬小蜂科的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上比28S基因有很大优势,更适合姬小蜂科...

关 键 词:DNA条形码  COI  28S  分子鉴定  姬小蜂科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