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油脂类与淀粉类种子的耐脱水特性比较
引用本文:张宏锦,潘 萌,郭素娟.油脂类与淀粉类种子的耐脱水特性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2):80-86.
作者姓名:张宏锦  潘 萌  郭素娟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2012044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4B0402)
摘    要:【目的】探明油脂类和淀粉类种子耐脱水性以及种子各组成部分含水量与整体含水量的关系,为油松和板栗种质资源长期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种子为试材,采用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梯度的种子,并将其分离为种皮、种胚和胚乳(子叶),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种子整体含水量与不同部位间含水量的关系。同时,测定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以及种胚、胚乳(子叶)内SOD活性和内含物的变化。【结果】油松和板栗种子的种胚、胚乳(子叶)与整粒种子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油松和板栗种子脱水的致死含水量分别为2.42%和18.93%,对应的种胚含水量分别为2.39%和46.43%;脱水的适宜含水量分别为3.34%和34.12%,对应的种胚含水量分别为2.79%和53.36%;随着油松和板栗种子含水量的下降,其种胚、胚乳(子叶)内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淀粉的含量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种子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与2种种子耐脱水性密切相关,且可溶性糖含量是导致油松和板栗种子耐脱水性差异的重要因素,可尝试使用蔗糖浸种的方法来提高板栗种子的耐脱水性。

关 键 词:种子贮藏  耐脱水性  油松  板栗  种胚  种子生活力
收稿时间:2018/12/24 0:00:00

Comparison of dehydration tolerance of oil and starch seeds
ZHANG Hongjin,PAN Meng and GUO Sujuan,et al.Comparison of dehydration tolerance of oil and starch seeds[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20,48(2):80-86.
Authors:ZHANG Hongjin  PAN Meng and GUO Suj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