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凤大麦7号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引用本文:刘帆.凤大麦7号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J].中国种业,2017(10):47-49.
作者姓名:刘帆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大理,671005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5),云南省科技惠民专项(2014RA056)
摘    要:通过对凤大麦7号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凤大麦7号产量构成因素中,与产量相关程度大小顺序为:有效穗数最高茎蘖数基本苗千粒重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基本苗最高茎蘖数千粒重。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云南省生态环境及当前的种植条件,凤大麦7号高产栽培策略应以提高有效穗数为主导,有效穗数的提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基本苗,合理控制最高茎蘖数等措施来实现,对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不能一味追高,应注意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标。

关 键 词:凤大麦7号  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收稿时间:2017/7/4 0:00:00
修稿时间:2017/7/1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种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种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