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含量的变化
引用本文:冯立国,生利霞,赵兰勇,于晓艳,邵大伟,何小弟.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含量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341-4351.
作者姓名:冯立国  生利霞  赵兰勇  于晓艳  邵大伟  何小弟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良种产业化项目  
摘    要: 【目的】研究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唐紫’玫瑰花发育过程中芳香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花蕾期共检出芳香成分53种,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γ-依兰油烯、α-雪松烯、α-蒎烯、反式-α-香柠檬烯、顺式-乙酸-3-己烯酯、长叶马鞭草烯酮;初开期共检测出65种芳香成分,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香叶醇、乙酸正己酯、橙花醇、乙酸苯乙酯、顺式-乙酸-3-己烯酯;半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2种,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乙酸香茅酯、橙花醇、乙酸正己酯、乙酸苯乙酯和α-月桂烯;盛开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65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乙酸香茅酯、苯乙醇、乙酸香叶酯、香叶醇、乙酸苯乙酯、橙花醇、乙酸正己酯和α-月桂烯;盛开末期共检测出芳香成分58种,主要为醇类、酯类和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有β-香茅醇、苯乙醇、乙酸苯乙酯、乙酸香茅酯、α-月桂烯、α-蒎烯、柠檬烯和乙酸香叶酯;伴随花的不断发育,醇类化合物含量迅速增加,半开期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萜烯类化合物在花蕾期含量最高,初开期迅速下降,至盛开末期又有所上升;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呈先迅速升高后迅速降低的趋势,盛开期含量最高。【结论】玫瑰花发育的不同时期,芳香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鲜花的主要香气成分在初开期基本形成,大部分芳香成分在半开期至盛开期含量最高。因此,生产中提取玫瑰精油时,应选择开放程度在半开期至盛开期的鲜花进行采摘。

关 键 词:玫瑰  花发育  芳香成分  含量  变化
收稿时间:2007-9-12

Changes of the Aroma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Rosa rugosa Thunb.Flower Development
FENG Li-guo,SHENG Li-xia,ZHAO Lan-yong,Yu Xiao-yan,SHAO Da-wei,HE Xiao-di.Changes of the Aroma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Rosa rugosa Thunb.Flower Development[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8,41(12):4341-4351.
Authors:FENG Li-guo  SHENG Li-xia  ZHAO Lan-yong  Yu Xiao-yan  SHAO Da-wei  HE Xiao-di
Abstract:
Keywords:Rosa rugosa Thunb    Flower development  Aroma constituent  Content  Chang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