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引用本文:曼苏尔·再肯,布丽布丽汗·加尼木汗.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2(3):28.
作者姓名:曼苏尔·再肯  布丽布丽汗·加尼木汗
作者单位: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831204
摘    要:棉铃虫寄主范围广,繁殖潜能大,种群扩迁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豌豆、苜蓿、芝麻、番茄、向日葵等作物。1生活习性棉铃虫在北疆大部分棉区1年发生3代,南疆棉区1年发生4~5代。第一代棉铃虫不危害棉花,而危害小麦和其他早春作物。成虫在夜间活动,飞翔力较强,有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对高压汞灯、黑光灯及萎蔫的杨树枝有较强的趋性。白天潜伏在植物丛间不动。成虫产卵为散产。第二

关 键 词:第二代棉铃虫  高压汞灯  成虫  危害  棉花  黑光灯  产卵  南疆棉区  夜间活动  寄主范围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