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莓品种(系)白粉病田间抗性鉴定
引用本文:关玲,赵密珍,王庆莲,于红梅,袁华招.草莓品种(系)白粉病田间抗性鉴定[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8(3).
作者姓名:关玲  赵密珍  王庆莲  于红梅  袁华招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摘    要:通过调查草莓不同品种(系)的白粉病发病规律,发现设施条件下的草莓白粉病发病时间为11月初至翌年5月,大面积爆发在3~4月份。易感白粉病的品种发病较早(11月初)、抗白粉病品种发病晚(翌年4~5月)。分析31个主栽的草莓品种田间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发现不同来源的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来源欧美的草莓品种多表现高抗或抗病,来源日本的草莓品种多表现易感白粉病,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多表现抗病或中抗白粉病。经统计明确高抗白粉病的品种有4个:"甜查理""爱莓""赛娃""宁玉";高感白粉病的品种有7个:"甘王""章姬""红颊""幸香""千代田""黔莓1号""枥乙女"。调查设施栽培条件下137个草莓优系,共计47个杂交组合的田间抗白粉病特性,发现高抗白粉病的优系23个,来自15个双亲组合类型,其双亲组合主要含有高抗亲本"宁玉"和‘甜查理’的遗传信息。13个优系表现高感白粉病,来自12个双亲组合,其双亲的高感遗传信息分别来自"红颊""章姬""佐贺清香"。通过分析亲本的抗白粉病特征,发现抗病与感病遗传信息的传递有以下规律:母本是抗病品种、父本是感病品种得到的后代株系中,表现抗病的几率(82.98%)大于以上双亲组合反交所获株系表现抗病的几率(66.67%)。尤其在父母本都是抗病品种的后代株系中,其后代株系表现抗病的几率最大(高抗46.67%、抗病26.67%、中抗20.00%,合计93.34%),只有极少数表现感病(6.67%),未见重感株系出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