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诸葛菜的驯化栽培研究Ⅱ.栽培措施对诸葛菜籽粒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黄邦全,罗鹏,彭云强,莫鉴国,杨世尧,方晓燕.诸葛菜的驯化栽培研究Ⅱ.栽培措施对诸葛菜籽粒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0,13(3):124-126.
作者姓名:黄邦全  罗鹏  彭云强  莫鉴国  杨世尧  方晓燕
作者单位:1. 四川大学生物系,中国成都 610064
2. 成都市第二农科所,中国温江 611130
摘    要: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是野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主产于中国,其种子油含亚油酸53.17%,棕榈酸14.31%,芥酸0.94%[1,2],而甘蓝型油菜种子油含亚油酸17.40%,芥酸26.75%[3]。亚油酸又称维生素E,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4]。根据李义文等的结果[5],诸葛菜适宜在四川西北部种植,因此我们在温江进行了诸葛菜的栽培试验,以探讨诸葛菜的适宜栽培措施。 1 材料和方法 诸葛菜L2群体由四川大学植物遗传研究室提供。1995~1996年在成都温江进行诸葛菜驯化栽培,设3种密度(120 000株/ha,150 000株/ha,180 000株/ha);3种播期(10月8 日、18日、28日),3种施氮水平(尿素225kg/ha,300kg/ha,375kg/ha)。正交设计,3次重复,随机区组,共9种处理,27个小区,每小区20.01m2。正交设计见表1。1996~1997年重复1次,另外根据1995~1996年试验结果于10月18日播种进行高密度试验,设4种密度(180 000株/ha,225 000株/ha,270 000株/ha,315 000株/ha),施尿素225kg/ha。诸葛菜成熟时每处理考种2个重复,每重复考种10株,考种标准参考刘后利[5]。各小区诸葛菜种子单独收获计产。将正交试验和高密度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方法参考荣廷昭的[6]

关 键 词:驯化  诸葛菜  籽粒产量  播期  播种密度  施氮水平
文章编号:1001-4829(2000)03-0124-03
修稿时间:1998年10月6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