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带小鲃胚胎发育及系统进化分析
引用本文:崔文耀,周丽青,杨继辉,熊加奉,李伟明,任建峰.四带小鲃胚胎发育及系统进化分析[J].水产学报,2020,44(8):1286-1295.
作者姓名:崔文耀  周丽青  杨继辉  熊加奉  李伟明  任建峰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科技部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密歇根州立大学渔业与野生动物系,密歇根州 东兰辛 48824
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18004)
摘    要:四带小鲃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小型热带观赏鲤科鱼类。本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其胚胎发育全过程,采用小鱼游泳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其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最后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其在鲃亚科中的系统进化地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温28°C条件下,四带小鲃的胚胎发育经历了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时期,24 h孵化出膜。与斑马鱼出膜时开始形成色素不同,四带小鲃出膜时色素未形成,这有利于早期器官形成和发育的观察。以公鸡血细胞DNA含量2.30 pg/2c为标准,四带小鲃DNA含量为1.50 pg/2c。四带小鲃染色体为2n=50,系统进化树显示,四带小鲃在鲃亚科鱼类进化史上属于较早出现的鱼类,染色体数为原始的数目类型,鲃亚科其他属的鱼类独立发生多倍化。上述结果为四带小鲃的繁殖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 键 词:四带小鲃  DNA含量  染色体  胚胎发育  系统发育
收稿时间:2019/4/5 0:00:00
修稿时间:2019/11/23 0:00:00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untius tetrazona
CUI Wenyao,ZHOU Liqing,YANG Jihui,XIONG Jiafeng,LI Weiming,REN Jianfeng.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untius tetrazona[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20,44(8):1286-1295.
Authors:CUI Wenyao  ZHOU Liqing  YANG Jihui  XIONG Jiafeng  LI Weiming  REN Jianfeng
Institution: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Yellow Sea Fisheries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Puntigrus tetrazona  Embryo development  DNA content  Chromosome  Phylogen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