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紫肉甘薯及其突变体花青素积累差异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引用本文:后猛,李臣,宋炜涵,张允刚,李强.紫肉甘薯及其突变体花青素积累差异的比较转录组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22,38(2):313-325.
作者姓名:后猛  李臣  宋炜涵  张允刚  李强
作者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3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131;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300、2019YFD100130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
摘    要:紫肉甘薯因其块根中富含紫色花青素而得名。本研究以2组栽培种紫肉甘薯及其淡黄肉突变体为材料,基于甘薯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log2FC|≥1且错误发现率(FDR)<0.01作为筛选标准,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样品经转录组测序后,均获得超过8 Gb的高质量数据,拼接组装共得到164 427条Unigenes。在2组甘薯材料及其突变体中分别检测到2 262个和1 546个DEGs,其中有244个DEGs是2组甘薯材料共有的。GO功能分析发现,DEGs主要富集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着色、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含花青素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DEGs主要分布在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随机选择27个与花青素生物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一致。将2组材料中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花青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

关 键 词:紫肉甘薯  转录组测序  花青素代谢  差异表达基因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