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莱州湾东部近海黑鲷标志放流效果初探
引用本文:涂忠,王云中,张磊,潘永玺,王熙杰,王四杰.莱州湾东部近海黑鲷标志放流效果初探[J].齐鲁渔业,2013(4):4-7.
作者姓名:涂忠  王云中  张磊  潘永玺  王熙杰  王四杰
作者单位:[1]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烟台264003 [2]山东水产外经总公司,济南250013 [3]烟台大学,264003
摘    要:摘要2011年,课题组在莱州湾东部芙蓉岛海域开展黑鲷标志放流研究,共放流平均体长8.6cm以上黑鲷苗种23.6万尾,其中有效挂牌标志放流68224尾。标志鱼经暂养4天后,脱牌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8%和2.03%。9—11月,通过地笼网回捕、回捕电话统计和实地走访3种方式累计回捕标志黑鲷1041尾,回捕率为1.53%,其中放流后20~30天和30—40天,标志鱼的回捕率较高,分别为0.63%和0.48%。回捕标志黑鲷的生物学分析表明,10月份,放流鱼生长缓慢,叉长日均增长0.53mm,之后生长速度加快,11)7份又长日均增长达到0.85mm。放流鱼主要分布于鱼礁海域,并随着水温降低,逐渐向渤海湾口移动。

关 键 词:莱州湾  黑鲷  标志放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