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耕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育红,席玲玲,周新,沈东风.深耕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作者姓名:王育红  席玲玲  周新  沈东风
作者单位:洛阳农林科学院;
摘    要:目的]研究深耕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耕作定位第7年的试验(2009-2015年),设常规耕作+秸秆还田(CT)、深耕+秸秆还田(DT)、深耕+秸秆不还田(NDT)、隔年深耕+秸秆还田(ADT)4种耕作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深耕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平均比CT增产17.6%,增产的原因是穗数、行粒数和百粒重穗行数的显著提高增加12.5%,行粒数多7.4%,百粒重提高5.6%;DT和ADT处理比NDT处理平均增产7.9%,DT与ADT间差异不显著。从增产机理上分析,深耕能显著提高夏玉米LAI(叶面积指数),灌浆期平均提高了11.0%;深耕打破犁底层,耕层厚度增加了58.9%,有效耕层土壤量增加59.2%,容重下降了10%以上,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同时深耕+秸秆还田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增加了土壤酶活性。1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0%以上,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增加了5%以上。结论]隔年深耕是豫西地区一种节本增效的耕作模式。

关 键 词:夏玉米  深耕  秸秆还田  根系活力  产量

Effects of deep tillage treatments on summer maize yield 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