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邱楚雯,王韩信,刘晓东,姚丽平.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5,42(5):225-228.
作者姓名:邱楚雯  王韩信  刘晓东  姚丽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 201717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4)第2-1-1号]。
摘    要:为研究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技术,以野外采捕的宽体金线蛭成体作试验材料进行室外繁殖和室内孵化试验,统计其产茧量、空茧数、孵化率。试验结果:约5 000 kg种蛭共产卵茧351.5 kg;当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为60 %时,产茧量达到最大值;当孵化箱的土壤湿度为40 %时,空茧数显著低于湿度为20 %、50 %、70 %的组(P<0.05),孵化率显著高于湿度20 %、50 %、70 %组(P<0.05),空茧数、孵化率与湿度30 %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采用室外繁殖、室内孵化的方案可行。当投入产茧床时,60 %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蛭钻进土壤中产茧,显著提高种蛭的产茧量。孵化箱的土壤湿度控制在30 %~40 %时,孵化率最高。

关 键 词:宽体金线蛭  繁殖  孵化  土壤湿度  产茧量  孵化率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