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复合乳酸菌组合菌株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哈尔阿力,刘艳丰,唐淑珍,巴音巴特,古丽巴哈提.不同复合乳酸菌组合菌株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饲料),2012(20):44-47.
作者姓名:哈尔阿力  刘艳丰  唐淑珍  巴音巴特  古丽巴哈提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基金项目:新疆乌鲁木齐市科学计划项目(编号:G101210001)
摘    要:本试验研究二次发酵菌、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3个菌种组合体对青贮发酵的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计3个处理,每个处理15个重复,各处理为:处理1:玉米青贮中添加抑制二次发酵菌(5×102cfu/g)+植物乳杆菌(5×102cfu/g)(B+L组);处理2:玉米青贮中添加抑制二次发酵菌(5×102cfu/g)+粪肠球菌(5×102cfu/g)(B+F组);处理3:玉米青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5×102cfu/g)+粪肠球菌(5×102cfu/g)(L+F组)。组合菌株接种后青贮料的pH和乳酸菌数量分别在装填后第0、4、6、9、10、30及60d取样检测。结果表明:乳酸菌数量变化特点为各处理组的乳酸菌数量在6~10d到达增值高峰;在10~60d,B+L组数量最先下降,其次B+F组、L+F组。在此过程中,乳酸菌数量依次为B+L组﹤B+F组﹤L+F组。青贮饲料中酸度变化特点是,各处理组的pH在4~60d,pH由低到高的顺序为:B+L组﹤B+F组﹤L+F组(P<0.05)。在青贮的第30、60d,各处理组乳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含量顺序分别为:B+L组﹥L+F组﹥B+F组(P<0.05),B+L组﹥B+F组﹥L+F组(P<0.05)。在青贮的第30、60d,各处理组乙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含量顺序分别为:B+L组﹥L+F组﹥B+F组(P<0.05),L+F组﹥B+L组﹥B+F组(P<0.05)。青贮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特点是,各组NH3-N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L+F组﹤B+F组﹤B+L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WSC的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B+L组﹥B+F组﹥L+F组,差异显著(P<0.05)。NDF含量B+L组﹤B+F组﹤L+F组。以上结果表明,由B+L组合处理青贮物料可以得到较好的青贮品质,是试验中3个组合的最优选择。

关 键 词:全株玉米  复合乳酸菌  青贮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