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异龄混交林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冯 健,王骞春,陆爱君,等.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异龄混交林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3):57-66.
作者姓名:冯 健  王骞春  陆爱君  
作者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0401)
摘    要:【目的】探究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带状间伐后套种其他树种对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探索适宜的落叶松异龄混交模式,为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带状间伐,然后分别补植云杉(Picea asperata)、东部白松(Pinus strobu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红松(Pinus koraiensis),构建长白落叶松异龄混交林。10年后,选取典型的长白落叶松+云杉(LS)、长白落叶松+东部白松(LE)、长白落叶松+白桦(LW)、长白落叶松+红松(LK)、长白落叶松+自然更新(LN)等5种异龄混交林样地,以长白落叶松纯林为对照样地(CK),调查物种组成,并在每种样地中设置灌木和草本样方各5个,对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DJH等进行测算,同时取样测定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的全氮、铵态氮、全磷、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及pH值,并对上述物种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类型样地共出现植物127种,分属于54科100属,其中草本植物110种,分属于44科84属;灌木树种17种,分属于10科16属;草本层物种数量多于灌木层物种数量。不同类型混交林样地间物种组成有一定差异,且物种数均高于CK,样地中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数量分别是CK的1.16~1.68倍和2~3.5倍。草本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类型林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不同类型混交林分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K。不同类型混交林地有效磷含量比CK有较大提高,在0~10 cm土层LS、LW和LK分别是CK的2.52,2.14和2.31倍(P<0.05);在10~20 cm土层LS、LW分别是CK的3.36和3.02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草本层中,D、JD与0~10 cm土层pH值,H与0~1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均显著负相关;D、JDJH与10~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达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灌木层所有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 综合考虑植被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结果可知,云杉、红松、白桦等树种适合在辽东山区与落叶松构建异龄混交林。

关 键 词:长白落叶松  异龄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收稿时间:2020/3/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