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施林林,柳开楼,董林林,沈园,陈培峰,沈明星,王海侯.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24(1):1-6.
作者姓名:施林林  柳开楼  董林林  沈园  陈培峰  沈明星  王海侯
作者单位:1. 国家土壤质量相城观测实验站;2.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课题“有机物料驱动太湖地区农田土壤质量及碳库演变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CX(22)3005];;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生态敏感区HDPE沼液稻田消纳适宜承载量及关键技术研究”(SNG2021015),“苏南地区稻麦周年优质丰产绿色高效技术示范”(SNG2020040);
摘    要: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肥替代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有机氮肥替代率提供理论基础。依托40 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分别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单施有机肥(OM)3个处理,研究有机氮肥替代率与土壤碳氮关系。其中,化肥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年均施氮225~300 kg/hm2,年均施磷(P2O5)119.4 kg/hm2,年均施钾(K2O)179.1 kg/hm2;有机肥采用猪粪和菜籽饼,年均折合施氮103.1 kg/hm2,折合施磷(P2O5)82.7 kg/hm2,折合施钾(K2O)70.1 kg/hm2。测定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总氮,计算有机氮肥替代率和土壤碳氮比。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水平,OM、NPK和C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用...

关 键 词:长期施肥  稻麦轮作  有机氮肥替代率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总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