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
引用本文:叶俊,肖琛,尹晓燕,汤蓉,李大鹏.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J].淡水渔业,2013(4):40-44.
作者姓名:叶俊  肖琛  尹晓燕  汤蓉  李大鹏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49);“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AD25B0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FFA0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PY024)
摘    要:为探讨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将草鱼(0.15±0.05 g)分别暴露在0 mg/L、0.2 mg/L、0.4 mg/L、0.8 mg/L、1.0 mg/L、2.0 mg/L、4.0 mg/L和8.0 mg/L的亚硝态氮溶液中,分别在暴露后0 d、1 d、4 d、7 d测定草鱼体内补体C3和C4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结果表明,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产生了消极影响,其胁迫效应随着暴露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暴露浓度低于1.0 mg/L时,补体C3和C4含量维持正常水平或显著升高;但暴露浓度超过1.0 mg/L,补体C3和C4含量水平会显著下降。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而显著升高,但高浓度暴露使SOD活性在暴露7 d时显著下降。γ-GCS活性一般都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虽然暴露后期其活性下降,但还是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SH含量在暴露4 d时显著升高,低浓度组(<1.0 mg/L)在7 d时恢复至对照水平。

关 键 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亚硝态氮  非特异性免疫  补体  SOD  谷胱甘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