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钵苗机插对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晚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潘志军,吴晨阳,张晓红,周兵.钵苗机插对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晚稻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8(6).
作者姓名:潘志军  吴晨阳  张晓红  周兵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    要:以常规粳稻品种镇稻18和杂交粳稻品种春优284、甬优4550为供试材料,设置钵苗机插、毯状秧机插及传统塑盘旱育抛栽3种不同栽植模式,试图探索沿江地区双季晚稻北缘地区适宜的栽插方式及配套技术问题。结果表明,钵苗摆栽模式配合大龄壮秧培育技术可以提前2~3 d安全齐穗,提前3~6 d成熟;受机械性能限制钵苗机插基本苗数少于毯状秧机插和抛栽模式,但进入大田生长期后,单位面积茎蘖数差异逐渐缩小,钵苗机插模式表现出较好的群体弹性和成穗的稳定性;钵苗机栽在颖花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优异,实测产量较毯状秧机栽高5.2%。总之,钵苗机插模式应用于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是适应于本地区双季晚稻生产的机械化栽插方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