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芽苗菜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研究
引用本文:魏超,李曦,郭灵安,代晓航,蔡寅川.芽苗菜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1(2).
作者姓名:魏超  李曦  郭灵安  代晓航  蔡寅川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四川省阿坝州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计划(GJFP201801302)。
摘    要:为了控制芽苗菜工厂化生产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源头污染,实验采用人工污染芽苗菜种子的方式,对芽苗菜生长、收获、储藏等环节进行蜡样芽孢杆菌变化的全程控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蜡样芽孢杆菌的附着、内化进行观察;采用基质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定性鉴定;利用Baranyi Roberts模型建立芽苗菜储藏过程中蜡样芽孢杆菌生长一级模型,并拟合不同温度下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25.3%的芽苗菜不同程度地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其中8%的阳性样品污染量大于3 logCFU/g,具有食用安全风险;电镜观察发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可内化到种皮内部;伴随芽苗菜生长,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在90 h后有2 logCFU/g左右的衰减,但在收割后蜡样芽孢杆菌增长量会超过4.5 logCFU/g。分别在4℃、 15℃、 20℃、 25℃、 35℃贮藏时,蜡样芽孢杆菌会随着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微生物生物特征。芽苗菜具有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高风险,从种子就可带入污染,随着芽苗菜生产过程的推进,蜡样芽孢杆菌的数量会先降低再升高,收割后细菌污染会加重,低温保藏可有效控制污染程度。本研究结果为芽苗菜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建立基础,对其食用风险防控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芽苗菜  蜡样芽孢杆菌  细菌污染  生长预测模型

Study on contamination of Bacillus cereus in sprou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