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技术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引用本文:于涟,黄耀伟,丁红梅.新技术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和思考[J].中国兽医学报,2001,21(4):413-417.
作者姓名:于涟  黄耀伟  丁红梅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 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9
2. 浙江大学 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9;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9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101-j99-02);浙江省科委“九五”攻关项目(961102168)
摘    要:传染性法氏囊病 ( IBD)自 1 96 2年被确认以来 ,已成为世界养禽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经济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雏鸡感染本病后导致严重的长期免疫抑制 ,使鸡群对其他重要疫病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 ;2该病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的某些毒株能使 3周龄以上的鸡发病 ,其死亡率最高可达 1 0 0 % ,1 998年因 IBD引起的禽死亡率仍居各种禽病首位 1 ] ;3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 ,经常使 IBD本身免疫失败。IBDV自身的特点也使其成为许多学者特别是非动物医学界人士感兴趣的“模式病毒”,…

关 键 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分子生物学  新型疫苗  防治措施  禽病
文章编号:1005-4545(2001)04-0413-05
修稿时间:2000年7月5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