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发育潜力及核移植重构胚构建方法的研究
引用本文:黄雅琼,;石德顺,;张晓溪,;张顺,;谭世俭,;陆凤花,;王晓丽,;杨素芳,;蒋建荣,;刘庆友.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发育潜力及核移植重构胚构建方法的研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5):913-920.
作者姓名:黄雅琼  ;石德顺  ;张晓溪  ;张顺  ;谭世俭  ;陆凤花  ;王晓丽  ;杨素芳  ;蒋建荣  ;刘庆友
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南宁530005; [2]玉林师范学院,玉林53700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863项目(2007AA100505,2008AA101006)资助
摘    要:为了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发育潜力,本研究对体外成熟28h、32h、36h、40h、44h、48h、52h和56h的猪卵母细胞分别进行去核构建重构胚。研究结果表明,成熟44h的卵母细胞核移植后有较高的融合率(58.99%)、卵裂率(67.52%)和囊胚率(22.78%),而成熟48h的卵母细胞则分别为56.51%、65.73%和15.96%;且卵龄为44h的卵母细胞核移植后分裂率与囊胚率显著高于卵龄为40h、36h、32h、28h的卵母细胞的分裂率与囊胚率(P〈0.05)。卵龄为48h的卵母细胞融合率高于卵龄为52h卵母细胞的融合率(P〈0.05)。同时我们还探讨了不同去核方法(盲吸法、Hochest33342染色法和Spindle-view system)对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盲吸法、Hoechest33342染色法和Spindle-view system法的去核率分别达到76.33%,100.00%和98.40%。Hoechest染色法去核率显著高于盲吸法的去核率(P〉0.05),而与Spindle-view法去核率没有差异(P〉0.05)。三种方法在融合率和囊胚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Hoechest染色法的分裂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胞质内注射进行核移植构建重构胚的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8.13%和6.44%;透明带下注射法则为60.37%和8.08%,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可运用于猪体细胞的核移植,这为建立有效的猪体细胞核移植体系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卵母细胞  核移植  重构胚  发育潜力  影响因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