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明对虾BMP-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引用本文:高娜,卢霞,闫允君,孔杰,孟宪红,李旭鹏,隋娟,陈宝龙,曹宝祥,高焕,栾生.中国明对虾BMP-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水产科学,2023(3):347-356.
作者姓名:高娜  卢霞  闫允君  孔杰  孟宪红  李旭鹏  隋娟  陈宝龙  曹宝祥  高焕  栾生
作者单位:1.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试验室;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沿海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开发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D0901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706203);;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9LZGC014);
摘    要:为探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超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基因在中国明对虾肌肉发生和生长过程中的表达模式,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得到了中国明对虾BMP-7基因(FcBMP-7基因)2003 bp的全长cDNA,包含466 bp的5′非翻译区和295 bp的3′非翻译区,1242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13个氨基酸。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FcBMP-7基因在中国明对虾幼体原肠期、无节幼体期、溞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仔虾期5个不同发育时期肌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幼体发育的各时期均有表达,原肠期表达量最低,从无节幼体期开始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糠虾期表达水平最高,表明FcBMP-7基因参与了幼体肌肉的发生过程。此外,进一步分析FcBMP-7基因在中国明对虾2种规格幼虾(3.95±0.08) g和(1.55±0.12) g]的8种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FcBMP-7基因具有组织表达广泛性,且两组间的大部分组织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FcBMP-7基因可能作为调节因子参与了...

关 键 词:中国明对虾  BMP-7基因  克隆  表达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