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斑马鱼肠炎模型的初建
引用本文:马军,陈燕,刘璐,侯国雨,胡成正,宛新明,陈攀,李宛庭,黄海.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斑马鱼肠炎模型的初建[J].水产科学,2023(6):987-995.
作者姓名:马军  陈燕  刘璐  侯国雨  胡成正  宛新明  陈攀  李宛庭  黄海
作者单位: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 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3.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220RC656);
摘    要:鱼类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诱因复杂,在养殖生产环节反复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立成体斑马鱼肠道炎症模型,可以更好地为经济鱼类肠炎的发病机理研究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有力的试验平台。采用口腔和肛门2种灌注方式将质量分数5%的葡聚糖硫酸钠注入斑马鱼成体中,口腔灌注组的存活率略高于肛门灌注组,诱导后第3天鱼体恢复活力,此时病理分析显示,口腔灌注能诱导出轻度炎症,而肛门灌注能诱导出轻度和中度炎症,但口腔灌注操作更简单和高效。选择口腔灌注方式动态监测葡聚糖硫酸钠对成体斑马鱼肠道组织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前肠和中肠对口腔灌注葡聚糖硫酸钠较为敏感,其在诱导后第1天和第3天均出现明显的肠壁局部增厚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象,后肠相对迟缓,其肠壁厚度变化不明显,在诱导后第6天和第9天出现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聚集。此外,黏膜层褶皱破损或脱落现象较为普遍,与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无关。肠道黏膜层杯状细胞数量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有一定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诱导后的第1天和第3天,前肠、中肠和后肠的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并聚集于黏膜层表面,其变化趋势与肠道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为一致。

关 键 词:斑马鱼  肠道炎症  葡聚糖硫酸钠  髓过氧化物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