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鮰爱德华菌T6SS eivp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引用本文:郭羿,杨晓宇,倪萍,王一婷,郭思聪,马红丽,赵小然,叶仕根.鮰爱德华菌T6SS eivpP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1).
作者姓名:郭羿  杨晓宇  倪萍  王一婷  郭思聪  马红丽  赵小然  叶仕根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市海珍品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研究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Ⅵ型分泌系统(T6SS)EivpP与其他分泌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克隆到eivpP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的基础上,采用融合PCR技术制备了eivpP基因缺失用的融合片段,并成功克隆到自杀质粒pDM4内,再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S17-1λ(pir)中,与鮰爱德华菌野生菌株ATCC33202共培养。经同源重组和蔗糖负筛获得鮰爱德华菌eivpP基因缺失突变阳性克隆,经PCR鉴定结果显示,突变株未检测出eivpP基因,即eivpP基因彻底敲除成功。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eivpP基因在鮰爱德华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资料,为鮰爱德华菌弱毒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