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紅松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研究
引用本文:李景文,刘庆良,陈运大.紅松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的研究[J].林业科学,1964(2).
作者姓名:李景文  刘庆良  陈运大
作者单位: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验林场营林研究室,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验林场营林研究室,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验林场营林研究室
摘    要:本文根据1960年10月在东北林学院凉水实驗林場的紅松林內所进行的不同寬度伐区皆伐作业主伐試点的迹地上所作的天然更新調查材料,闡明了迹地植物条件的变化,詳細分析了迹地天然更新的效程及其成敗原因,并得出下列几点結論:紅松林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一般需要經过闊叶树(主要是楊、樺)的更替阶段,即伐后10—15年楊、樺郁閉成林时,才可能有更多的紅松更新。皆伐迹地通常能及时为小粒种子楊、樺所更替,但多分布不均,不少土地变为极密草丛和部分平湿地沼泽化的加强。迹地上的前更幼树能于采伐后迅速提高生长量,因此在森林采伐时应当特別注意保留幼苗幼树。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是加快更新速度的积极措施,但更新期不应迟于采伐当年或次年,否則四、五年后的迹地为杂草、灌丛所布滿,将会大大增加整地、撫育所需的劳力和經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