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春大豆60Co-γ辐射和EMS诱变的突变特点分析
引用本文:薛永国,刘鑫磊,唐晓飞,曹旦,胡少新,王永斌,王广金,栾晓燕.东北春大豆60Co-γ辐射和EMS诱变的突变特点分析[J].大豆科学,2020(2):174-182.
作者姓名:薛永国  刘鑫磊  唐晓飞  曹旦  胡少新  王永斌  王广金  栾晓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GA18B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豆等经济作物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制(2016YFD0102105,2016YFD0100201-10)。
摘    要:为对比不同品种、不同诱变方法和剂量的诱变效果,以便给大豆诱变育种和突变体库构建提供有效途径,对4个东北春大豆品种黑农48、黑农84、绥农52和绥农42进行60Co-γ辐射和甲基磺酸乙酯(EMS)的诱变处理,调查分析其M1和M2代出苗率、成株率、不育性、蛋白、脂肪及其它农艺性状。研究发现各品种对不同诱变方法反应敏感度不同,黑农48对辐射诱变敏感度高,黑农84、绥农52和绥农42对化学诱变敏感度高。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M1代均会对各品种不同性状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多数由生理伤害造成。两种诱变方式对品种诱变影响各具特点,辐射诱变具有明显的苗后致死性,而且对不育性影响更明显;化学诱变更温和,M1代成株率更高。两种诱变M2代的出苗率、成株率、不育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及其它农艺性状趋于相同,但辐射诱变在叶型、分枝、黄化株、育性等方面的突变率比化学诱变高,这些变化特点的研究可为诱变育种或者构建突变体库提供基础依据。

关 键 词:大豆  60CO-Γ辐射  甲基磺酸乙酯  分离世代  突变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