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口服白芷水提物对大鼠皮肤的光毒性作用
引用本文:刘硕,黄霞,林勇,林海燕,汪启明,刘仲华.口服白芷水提物对大鼠皮肤的光毒性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4).
作者姓名:刘硕  黄霞  林勇  林海燕  汪启明  刘仲华
作者单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J3106);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15KFXM05)
摘    要: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8–甲氧基补骨脂素、蒽)和白芷(生药)低、中、高3个剂量组(0.93、4.65、9.3 g/kg)并设立有/无紫外辐射2种条件,每处理6只,采用Draize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动物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并耳廓打孔称重评价皮肤光毒性;运用q PCR方法对各组大鼠皮肤组织炎症相关的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受体1(E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5个基因的m RNA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紫外辐照情况下,各组大鼠皮肤均没有出现红斑和水肿现象,皮肤刺激反应积分都为0;在辐射条件下,空白对照组大鼠皮肤也没有出现红斑和水肿现象,白芷水提物只在中、高剂量条件下部分大鼠皮肤出现轻微的红斑甚至水肿现象;相比空白对照组,只有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耳片质量显著增加(P0.05);5个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白芷水提物只在高剂量条件下大鼠皮肤组织IL–6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表明,口服推荐剂量(0.93 g/kg)白芷水提物对大鼠皮肤无光毒性反应,符合食品安全性要求。

关 键 词:大鼠  白芷水提物  紫外辐射  皮肤光毒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