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气候因子敏感性分析
引用本文:房焕英,刘文飞,吴建平,樊后保,欧阳勋志,袁颖红.杉木人工林凋落量及气候因子敏感性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3(3):273-278.
作者姓名:房焕英  刘文飞  吴建平  樊后保  欧阳勋志  袁颖红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60109,31200406,31160159);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KJLD12097)
摘    要:为研究凋落量、组成和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对福建沙县杉木人工林进行了连续7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2005-2011年杉木凋落量变化范围为1 051.83-2 407.80 kg.hm-2,年平均值为1 493.14 kg.hm-2,凋落量2005-2006年显著降低(P<0.05),随后6 a间呈先增加再降低又增加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为缓和。凋落物中落叶、落枝、落果、树皮及碎屑所占比例分别为62.9%、16.6%、7.63%、3.16%和9.73%。杉木凋落量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2月(全年最大值)和7月,且2-7月凋落量占全年的62.3%,是杉木全年凋落量的主要贡献期。对凋落物的逐月观测数据与相应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n=84),结果显示,杉木凋落量对降水量和风速最为敏感(P<0.05),其次是气温和日照时间。

关 键 词:杉木林  凋落量  动态变化  气候因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