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对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一铭,顾泽茂,李莉娟,陈天圣,袁军法.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对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0,39(2):40-46.
作者姓名:陈一铭  顾泽茂  李莉娟  陈天圣  袁军法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 430070;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湖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稻田综合种养创新团队和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2018ABA103)
摘    要:为揭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后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运用16SrD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与人工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在肠道丰度及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其优势菌群组成发生变化。对照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分别占75.42%和19.17%;感染组肠道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分别占78.14%和17.38%。利用LEfSe分析差异菌属发现,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andidatus bacilloplasma丰度显著减少(P0.05),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上升(P0.05)。此外,部分潜在病原菌如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丰度在感染后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WSSV感染导致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提示WSSV或可通过干扰肠道稳态致病。

关 键 词:甲壳动物  克氏原螯虾  肠道菌群  白斑综合征病毒  高通量测序  LEfSe分析  稻田养虾
收稿时间:2019/9/22 0:00:00

Effects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fection on intestinal flora composition of Procambarus clarki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