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引用本文:毛国娟,张根贤,温怀楠,杨祥田,张真,吴河元,林华.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稻米,2004,10(2):26-28.
作者姓名:毛国娟  张根贤  温怀楠  杨祥田  张真  吴河元  林华
作者单位:[1]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杭州310020;[2]浙江省开化县农技推广中心,开化324300;[3]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嘉兴314016;[4]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临海317000;[5]浙江省磐安县农业局,磐安322300;[6]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淳安311700;[7]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局,温州325000
摘    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SRI)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马达加斯加的一种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法。该栽培法的核心是:采取幼苗早栽、单本稀植、无水层湿润灌溉、增施有机肥等关键技术措施,强化稻株个体生长环境,强壮根系促进分蘖,充分挖掘个体生产潜力,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产量的目的。2002年组织嘉兴、开化、淳安等地进行大区对比和大田观

关 键 词: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RI  单季晚稻  经济效益  形态特征  产量  
修稿时间:2004年2月12日

Effect of applying SRI to single -crop late ri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稻米》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稻米》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