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本黄姑鱼早期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孙 敏,柴学军,许源剑,王跃斌,胡则辉.日本黄姑鱼早期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变化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21(6):965-970.
作者姓名:孙 敏  柴学军  许源剑  王跃斌  胡则辉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浙海渔计(2010)134号];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F20006)
摘    要:测定了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多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日本黄姑鱼的胚胎发育阶段即能检测出较低的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胃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不能被检出;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变化显著,淀粉酶和脂肪酶在仔鱼孵化后活力迅速增强,在仔鱼开口前比活值增至较高水平,分别为(0.433±0.010)U/mg和(388.53±16.16)U/g,这表明日本黄姑鱼在开口前体内就已经存在相应的消化酶,并可能具备了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消化能力,为其食物摄取作准备。胃蛋白酶活性最早于8 d仔鱼中检出,比活力值仅为(0.33±0.09)U/mg,之后15 d内仔稚鱼酶活力快速增强,23 d稚鱼胃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为(1.83±0.12)U/mg。在受精卵内能检测出微弱的碱性磷酸酶活力,且在仔鱼孵化后酶比活力缓慢上升,至13 d仔鱼,酶比活力值达到峰值,为(156.74±5.17)U/g,之后值稳定于较高水平,标志着仔稚鱼阶段日本黄姑鱼肠道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可能是仔鱼主要消化场所。

关 键 词:日本黄姑鱼  仔鱼  稚鱼  消化酶  酶活性

Assessment of digestive enzymes activities dur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Nibea japonica
SUN Min,CHAI Xue-jun,XU Yuan-jian,WANG Yue-bin and HU Ze-hui.Assessment of digestive enzymes activities dur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Nibea japonica[J].Journal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2012,21(6):965-970.
Authors:SUN Min  CHAI Xue-jun  XU Yuan-jian  WANG Yue-bin and HU Ze-hui
Abstract:
Keywords:Nibea japonica  larva  juvenile  digestive enzymes  enzyme activity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