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哈维氏弧菌浸浴后凡纳滨对虾肠道组织病理变化及转录水平的免疫应答
引用本文:夏青,王宝杰,刘梅,蒋克勇,王雷.哈维氏弧菌浸浴后凡纳滨对虾肠道组织病理变化及转录水平的免疫应答[J].水产学报,2015,39(10):1521-1529.
作者姓名:夏青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王雷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7B03)
摘    要:肠道是弧菌进入对虾机体的有效手段,因此弧菌攻毒下的对虾肠道组织的形态及免疫反应对对虾疾病防控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凡纳滨对虾肠道在不同浓度哈氏弧菌的浸浴攻毒作用下的组织形态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组织切片探究对虾肠道组织形态在攻毒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对虾素基因(Pen-4c)和Crustin基因(Cru)以及溶菌酶基因(LZM)、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肠道及水体中的弧菌数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弧菌浓度的提高和攻毒时间的延长,中肠组织损伤情况逐渐加重,出现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直至溃散,黏膜褶皱形态发生皱缩及脱落,肌层发生损伤。攻毒后40 h内,对虾肠道组织形态持续恶化,未见组织修复。肠道受到哈氏弧菌侵染后8~16 h,ALF、Pen、Cru及 LZM表达量能够迅速上调,Fabp表达量未显著增加。攻毒后,三种攻毒剂量下弧菌数目均处下降趋势,弧菌在0-8h经口大量进入对虾肠道,至32h菌数回落。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哈氏弧菌  浸浴攻毒  免疫基因  qPCR  组织病理
收稿时间:2/4/2015 12:00:00 AM
修稿时间:6/8/2015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