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引用本文:唐力为,代 沙,蔺雨阳,等.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8):35-45.
作者姓名:唐力为  代 沙  蔺雨阳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财政厅学科建设项目“藜麦新品种培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21XKJS056);四川大学 攀枝花市科技合作项目“藜麦适栽品种筛选及其营养品质、加工应用技术研究”(2020CDPZH 5);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藜麦种质资源的综合农艺性状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2019YJ0610);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立项目“藜麦引种试种研究”(2017nly02)
摘    要:【目的】深入了解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藜麦种质资源分类保存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6份藜麦种质资源的28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计算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藜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结果】参试材料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性状是主花序成熟期颜色和茎粗(多样性指数均为2.084),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花序长度(变异系数为41.17%)。主成分分析将28个表型性状简化为9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77.998%,其中贡献率较大的有株型、株高、茎粗、叶柄长、叶长、叶宽、叶基形状、主花序类型、花序紧密度、籽粒颜色、籽粒直径、籽粒表皮皂苷度、单株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14个性状,是造成藜麦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结果将46份藜麦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类群Ⅰ产量性状最佳;将28个表型指标聚为4类。【结论】46份藜麦种质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筛选出一批大籽粒、高粒重、极早熟、矮秆、高蛋白等优异资源,可以在育种和生产上进一步研究利用。

关 键 词:藜麦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收稿时间:2021/8/2 0:00:00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Chenopodium quinoa germplasm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
TANG Liwei,DAI Sh,LIN Yuyang,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Chenopodium quinoa germplasm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22,50(8):35-45.
Authors:TANG Liwei  DAI Sh  LIN Yuyang  
Abstract:
Keywords:Chenopodium quinoa  germplasm resources  phenotypic traits  genetic divers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