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氟虫腈烷基化衍生物对柞蚕饰腹寄蝇的杀虫活性、结构与防效关系
引用本文:张惠淳,牛雄雷,杨金琛,陈有嗣,曾航,黄裕峰,陈连清.氟虫腈烷基化衍生物对柞蚕饰腹寄蝇的杀虫活性、结构与防效关系[J].辽宁农业科学,2018(2).
作者姓名:张惠淳  牛雄雷  杨金琛  陈有嗣  曾航  黄裕峰  陈连清
作者单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摘    要:柞蚕饰腹寄蝇是危害柞蚕的主要寄生虫害之一,其两种传统防治方法(采取蝇毒磷溶液浸蚕和乐果溶液喷施柞树叶面由柞蚕取食)长期使用导致产生抗药性问题。为筛选柞蚕饰腹寄蝇防治新药剂,以氟虫腈为母体化合物合成5种氟虫烷基化衍生物(Fipronil Alkylated Derivatives,FAD),采用熔点测试、IR和1H-NMR确认其结构;以4龄春柞蚕为试虫测定衍生物对柞蚕的毒性,在此基础上设置4个浓度梯度,以5龄大批混养蚕测定了其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治效果。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4龄春柞蚕的LC_(50)高于1 300mg/L,毒性较氟虫腈(LC_(50)=182.2 mg/L)大幅下降。防治效果试验表明,编号为2和4的FAD化合物在1 000 mg/L处理后,其结茧率与空白对照结茧率相当,均约为70%,且对柞蚕饰腹寄蝇的防效高于80%。测定化合物的色谱容量因子(logK),计算其疏水参数(logP)、摩尔容积(MV)、拓扑极化表面积(TPSA)、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量之差ΔELUMO-HOMO,进行构效关系分析,推断化合物的logK、logP和MV可能是影响防效活性的主要因素,且增加到一定阈值后,防效会降低。为进一步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